該做好人嗎? 不一樣的結局

https://breakblack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17/03/3.jpg

在一本真相資料《希望》上看到這麼一則故事: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傍晚,加拿大魁北克省一個小城的路上,駕駛小轎車的魯尼茲小心翼翼地緩慢地前進著。她看到一位 60 歲開外的老人在路邊行走,他請老人坐上了車,老人很感激他。

途中,遇到車禍,他斷了兩根肋骨,從醫院醒來,就急於知道老人的情況。護士告訴他,老人做了開顱手術,還在昏迷中。老人的家人來了後,感謝他對老人的幫助。但是律師來了後,按照法律,魯尼茲要承擔老人 70% 的醫療費用。老人昏迷 20 多天後,奇蹟般地醒過來了。他醒來後的第一句話是:「要感恩,不要賠償。善意都是美好的,不要傷了好人的心。」

老人的話感動了小城居民,人們紛紛走上街頭,打著「讓善意不再尷尬」、「拯救愛心」的標語,為老人募捐。但老人後來又把這些善款都捐出來,成立了「愛心救助基金」,用來幫助那些因為行善而遭遇尷尬的人。

後來,在魁北克省舉行的最受愛戴的人物評選中,居民們毫無爭議地寫上了老人的名字——盧森斯。大家對老人這樣評價:「當善意被扭曲時,是盧森斯還原了善意的本來模樣,讓人們可以毫無攔阻和懼怕地去愛。」

這是一則感動人心的故事,當善意被扭曲,善良遭遇尷尬時,老人盧森斯抱著感恩的心,保護了人善良的本性,給了後人勇敢去愛的勇氣與榜樣。

中國大陸發生了這樣一則故事:一個小學生看到老人倒在地上無人攙扶,出於善良的童心,把老人扶起來,結果被老人及趕到的兒女訛詐,沒辦法,到派出所評理,誰知警察埋怨小孩的父母卻說:「誰叫你家孩子多管閒事?」小孩的母親氣的打兒子:「看你還敢不敢做好事?」小孩哭著說:「媽媽,我再也不做好事了。」

故事雷同,結局迥異。一則故事鼓舞人心,鼓勵人繼續行善,一則故事寒了人心,從心靈上摧毀了人行善向善的種子。

(正見網 /作者  陸文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2017時尚流行密碼